石材开裂的话一般用专门的石材胶修补。你可以在网上买一小桶大理石胶,一般买胶的时候都会送一支固化剂。注意,您的石槽是什么颜色的就买什么颜色的胶,如果没有石槽颜色的就买接近的,不然还要调色,那就很麻烦了。
胶买回来之后用胶铲(这个买胶的时候可以让店家送一把)把胶铲出来一点,然后混入少量固化剂(20:1就差不多了),将混合后的胶在断裂扣涂抹均匀,然后将断裂口对接在一起,等胶凝固的差不多的时候用刀片把挤出来的胶抹掉就行了。
涂一层大理石胶,然后拼接好并固定,通常1、2个小时后就粘接结实了,最后将接茬打磨、抛光就OK啦。
也可以在大理石胶或云石胶内,参加与石材挨近的石粉,恰当添加色精调成和青石槽色彩一致的胶糊,然后把调好的胶糊抹在青石槽崩边、缺角、凹坑处,待胶糊干透后进行修磨、抛光。
石槽养多肉、碗莲
以前在农被用来养猪、养牛的石槽等老物件,现在也很少用到,大多丢弃在角落,有的直接卖掉。也有的花友会把它利用起来,比如可以用来养多肉或者水培绿植,而且比起普通的花盆看上去更加古朴典雅,更具观赏性。
用石槽养花,由于底部没有透水孔,大多是养一些耐水涝的植物,像碗莲、铜钱草、水葫芦等。也有花友会把石槽里填满培养土,上面栽满呆萌可爱的多肉植物,由于土层深厚,也不会出现烂根的现象。
“石槽槽”是陕西方言中的一种说法,指的是用石头制作而成的凹槽,通常用于盛放液体或物品。这种凹槽一般是由一块或多块石头组合而成,形状多为不规则的圆形或矩形。在农村或山区,人们常常使用石槽槽来储存水源或放牧家畜。
此外,“石槽槽”在方言中还可以引申为形容某些物品的形状或状态,例如形容一个人的身材比较胖或圆滚滚的样子,就可以说这个人像“石槽槽”一样。这种形容通常带有一定的戏谑或调侃意味。
总之,“石槽槽”在方言中是一种比较实用的词汇,既可以用来描述具体的物品,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的形象或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