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上课坚决不能“走神”
我们在上课学习的时候,一定不要走神,尽量整节课都听老师讲解,老师在课上讲的内容是非常的重要的,有很多的时候我们做很多的化学题,也不如把老师的所讲的内容听好,理解好,这样我们的成绩才能提高的更快。
2分析试卷
每次化学考试过后,试卷上的分数已成为既定的历史。重要的是,从化学试卷上做错的题目中,我们可以学到许多知识,这些错题,正暴露出我们学习中的缺陷。但如何剖析错题,却是值得研究的。
3记住化学方程式
化学方程式是每一次考试的重中之重,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。你可以去分析你所经历的所有考试,你会发现,在你不会做的题目中,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化学方程式不会写。
9、调味品、配制生理盐水的是NaCl
10、用于玻璃、造纸、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工业的是Na2CO3
11、用于建筑业或可用作补钙剂的是CaCO3
七、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
单质:O2、Fe、H2、C、Cu
氧化物:CO2、H2O、CaO、Fe2O3、CO、H2O2、Fe3O4、CuO
酸:HCl、H2SO4
碱:NaOH、Ca(OH)2
盐:Na2CO3、CaCO3、NaHCO3、NaCl
有机物:CH4、C2H5OH
八、元素组成
同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: (Fe2O3、Fe3O4);( CO、CO2); (H2O、H2O2)
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: Na2CO3、CaCO3、H2CO3、NaOH、Ca(OH)2
四种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:NaHCO3、NH4HCO3
原子个数比为1:1:1 NaOH
初三化学溶解度计算题的诀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1. 掌握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,向上表示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,向下表示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趋势不显著,向下表示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。
2. 溶解度曲线交点的含义,表示该温度时,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,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。
3. 溶解度大小的判断与比较,物质溶解度大小的比较离不开温度。过该温度对应的点作垂直于横轴的直线,看直线对应的交点的纵坐标:①该纵坐标为此温度下对应物质的溶解度。②针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溶解度大小的比较,纵坐标越大,溶解度越大。
4.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相互转化,在一定温度下: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:①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,则②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,则。
5.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比较,计算公式需谨记。
6. 判断物质结晶的方法。
7. 温度改变时,溶液中各种量的变化情况,若将饱和溶液降低温度,由于析出晶体,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,溶剂质量不变,溶液质量减小,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变小。若将饱和溶液升高温度,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,溶液中溶质、溶剂质量均不变,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。
8. 从溶解度表中直接读取信息,包括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,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,以及根据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变化情况,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。
9. 根据溶解度表,通过对比两种物质的溶解度,20℃以前,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,30℃以后,NaCl的溶解度小于KNO3,则NaCl和KNO3 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一定在20℃~ 30℃之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