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旦华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物理学家,他的故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:
1. 早年经历:朱旦华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一个普通的家庭,他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就表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。在高中阶段,他在学校的物理实验室中开始了物理研究,并且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绩。
2. 本科学习:朱旦华于1958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,开始了他的本科学习。在大学期间,他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,特别是在量子力学和理论物理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。
3. 留学经历:1965年,朱旦华被选派到苏联莫斯科大学物理系留学,开始了他的研究生学习。在莫斯科大学期间,他师从著名的物理学家阿纳托利·布鲁什科夫,并且获得了博士学位。
4. 回国工作:1978年,朱旦华回国工作,开始了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。他在理论物理、原子物理、粒子物理等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,成为中国当代物理学的杰出代表之一。
5. 科学贡献:朱旦华在量子力学、基本粒子理论、宇宙学等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。他提出了“单模态多重态”和“多模态多重态”理论,对量子色动力学和超弦理论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他也是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。
总之,朱旦华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,他的故事激励了许多年轻的科学家投身于科学研究。
1.朱旦华同志生于1911年12月,浙江省慈溪县人,1937年11月赴延安参加革命工作,进入陕北公学学习,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8年7月至1942年7月被派往新疆工作,任新疆迪化女中教导主任。
2.在抗日战争时期,朱旦华同志积极投身革命。在延安陕北公学参加短暂学习后,到新疆迪化女兵新兵营服役,然后被派往迪化女子中学担任教导主任。她把学校当作传播革命思想、培养进步青年、壮大革命力量、支援抗日前线的阵地,参与制定“诚毅团结、勤肃紧张、敏活健壮、精勇创造”的十六字校训,并亲自创作了《迪化女子中学校歌》歌词,号召“姐妹们,努力,努力,站到斗争的最前线”,向学生宣传马列主义思想。她为了支援抗日前线,积极组织募捐活动,邀请当时新疆的文艺界名流,辅导迪化女中话剧团演出《雷雨》、《屈原》等剧目,并通过演出募集资金,购买了一架飞机支援抗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