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百科大全> 列表
闸北大洋桥由来
时间:2025-05-12 20:35:10
答案

20世纪20年代,上海工务局拆除“普善桥”木桥,重建为水泥桥,仍然称为“普善桥”。

水泥本是“舶来品”,是“洋货”,早期的上海人称之为“洋灰”,后来又以“洋泾浜语”把它称作“水门汀”。

普善桥是该地区出现的第一座体量很大的“洋桥”,于是就被当地人称之为“洋桥”“大洋桥”,并成为该地区的“标志性建筑物”。

闸北区解放前叫什么
答案

沪北

沪北曾是闸北的别称,在解放前沪北、闸北经常被混用。但最初的情况却正是这样。上海开埠后,上海的政治、经济文化中心在上海县城城厢镇(今上海南市区),县城以北至吴淞江(今苏州河)江边一大片土地被称为沪北。清代著名学者王韬在他的《瀛壖杂志》1875年出版描写上海的地理风情时曾读到:“沪自西人未至以前,北关最寥落,迤西亦荒凉,人迹罕至。”此处的“西人”即指租界。

上海开埠后,租界迅速崛起,至十九世纪末,租界市政设施齐全,房屋建筑风格华丽、商业配套完善,已取代上海老县城成为上海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这时再称租界为“沪北”好象已经显得不合时宜。这时便以租界为中心,划分东南西北。上海老县城便称为“沪南”简称“南市”,改现普陀区、长宁区称为“沪西”,杨浦区称为“沪东”,吴淞江以北便被称为沪北。

闸口基础怎么开挖
答案

闸口基础的开挖需要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和工程标准进行。首先确定基础的边界和深度,然后挖掘土方,清理掉地表杂质。在基础底部加入一层砂石,均匀倒入混凝土,振实成型。同时还需保持挖掘现场整洁,防止土方滑坡、塌方等事故。闸口基础开挖的过程中,需要注意保护周边的建筑物和设施,确保工作人员安全,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矫正和调整

推荐
© 2025 冉波知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