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蠡和子贡
范蠡 ,字少伯,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(今河南淅川)人。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、谋士、名贾和实业家。三次经商成巨富,三散家财,自号陶朱公。
子贡 ,孔子的弟子。如果以现在成功人士的标准来排名,子贡富贵多金、位高权重、声名显赫,毫无争议名列前茅。
史记·货殖列传》共记载了十七位成功人士的经商活动,将子贡列在第二,排在第一位的是范蠡(li)和他的师傅计然。范蠡后世被尊称为文财神。子贡也很厉害,后世被称为儒商始祖。
何谓儒商?有人说儒商是有儒雅风度的商人,明显的望文生义。风度是表象,内在更重要。儒商,为“儒”与“商”的结合体,既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,更要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,是儒者的楷模,商界的精英。一般认为,儒商应有如下特征:注重个人修养,诚信经营,有较高的文化素质,注重合作,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。
陶朱就是范蠡[fàn lǐ](公元前536年—公元前448年) ,字少伯又名鸱夷子皮陶朱公。华夏族,楚国宛地三户(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)人。春秋末期政治家、军事家、谋略家、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,越国相国、上将军。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,兴越灭吴,后隐去。世人誉之:“忠以为国,智以保身,商以致富,成名天下。因为定居于宋国陶丘(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),自号“陶朱公”享年88岁。
子贡就是端木赐(公元前520年-公元前456年),复姓端木,字子贡(古同子赣),以字行。春秋末年卫国(今河南鹤壁市浚县)人。孔子的得意门生,孔门十哲之一,“受业身通”的弟子之一,孔子曾称其为“瑚琏之器”。善于经商之道,曾经经商于曹国、鲁国两国之间,富致千金,为孔子弟子中首富。子贡善货殖,有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之风,为后世商界所推崇公元前456年死于齐国,葬在祖籍(今浚县大伾山东南张庄),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“黎侯”,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“黎公”,明嘉靖九年改称“先贤端木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