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登泰山的繁体字诗句为:
岱宗夫如何?齊魯青未了。
造化鍾神秀,陰陽割昏曉。
蕩胸生曾雲,決眦入歸鳥。
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。
这首诗名为《望岳》,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,描绘的是他遥望或想象登临泰山时的景象与感悟。其中,“岱宗”即指泰山,古代认为泰山为五岳之首,享有崇高地位。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这句名言表达了杜甫渴望攀登至泰山之巅,体验俯瞰群山、豪情壮志的情感,也寓含着人生哲理,即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,要有超越常人的胸怀和气魄。
简体字与繁体字对照如下:
简体:岱宗夫如何?齐鲁青未了。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荡胸生层云,决眦入归鸟。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
繁体:岱宗夫如何?齊魯青未了。造化鍾神秀,陰陽割昏曉。蕩胸生曾雲,決眦入歸鳥。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。
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杜甫(公元712年2月12日 ~公元770年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出生于河南巩县,原籍湖北襄阳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
“登泰山而小天下”这句话并非杜甫的诗句,它出自孔子的《论语·子路》。这句话的原文是“登泰山而小天下,故观于海者难为水”,意思是登上泰山后,会感觉天下都变得渺小,因此看过大海的人就很难再被其他水所吸引。
虽然杜甫没有直接写出“登泰山而小天下”这样的诗句,但他在《望岳》中有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名句,表达了登上泰山顶峰,俯瞰群山时的豁达心境,与“登泰山而小天下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