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百科大全> 列表
李白对项羽的评价
时间:2025-05-13 03:53:02
答案

李白的《咏史诗·乌江》中写道:“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纵彼不言,籍独不愧于心乎?”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项羽的敬仰和钦佩,认为他是一个有气节和勇气的英雄

李白对项羽的评价
答案

李白对项羽有着较为复杂的评价。其一方面对其军事才能和革命精神表示钦佩,赞叹其能够领导群众推翻秦朝的威权统治,实行民主政治。

而另一方面,李白亦从文学角度批评项羽,认为他缺乏文化修养,懵懂无知,没有艺术素养,这在李白看来是一件十分缺憾的事情。总而言之,李白的评价是对项羽既有赞叹又有批评,体现了一个旁观者对项羽历史评价的全面性。

李白将进酒中,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怎么理解
答案

“古来圣贤皆寂寞”二句属愤语。

诗人曾喟叹“自言管葛竟谁许”,所以说古人“寂寞”,也表现出自己“寂寞”。

因此才愿长醉不醒了。

这里,诗人已是用古人酒杯,浇自己块垒了。

说到“唯有饮者留其名”,便举出“陈王”曹植作代表。

并化用其《名都篇》“归来宴平乐,美酒斗十千”之句。

古来酒徒历历,何以偏举“陈王”?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,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,而这类人物中,“陈王”与酒联系较多。

这样写便有气派,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。

再者,“陈王”曹植于丕、?两朝备受猜忌,有志难展,亦激起诗人的同情。

一提“古来圣贤”,二提“陈王”曹植,满纸不平之气。

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,而不染政治色彩,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。

诗情所以悲而不伤,悲而能壮,即根源于此。

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,又抱着乐观、通达的情怀,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。

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,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。

推荐
© 2025 冉波知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