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百科大全> 列表
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义怎么理解这句话
时间:2025-05-13 05:23:07
答案

释义:君子看重的是道义,小人看重的是利益;出处:出自《 论语》,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

这句话是指君子行事因为按义以为质,所以能做到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

正由于君子建立起了自己的内心标准义,所以能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等等差别,都源于行事时这一点用心的不同,而君子小人立分指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,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,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。

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,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。

小人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准,作参照,并且主要以利来衡量,其行事时不按义,不按该与不该,而按有利没利,利多利少,小人受物所转。

君子和小人的历史故事
答案

关于君子和小人的历史故事有很多,以下是其中一个:

春秋时期,齐国有个名叫孟尝君的贵族,他很有才华,博学多才,所以在齐国很有名气。有一天,孟尝君去拜访了齐国的国君,但被守卫拦下,因为他的衣服和鞋子都很简单,不符合贵族的风范。于是孟尝君回家,换上了一身华丽的衣服,再次前往,这次他被允许进入宫殿。

当孟尝君进入宫殿时,国君问他:“你刚才为什么不穿华丽的衣服?”孟尝君回答:“我认为一个君子应该被人们认可,而不是他的衣服。”国君听后大为惊讶,非常赞赏孟尝君的品德,于是任命他为宰相

后来,孟尝君在治理齐国时表现得十分出色,深得民心,齐国变得富强了。而那些只注重外表、却缺乏真正品德的人,则被人们称为小人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一个人应该注重自己的品德和才华,而不是仅仅追求外表的虚荣。真正的君子应该被人们认可,而不是仅仅因为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。

君子国的含义
答案

1.

名传说中人人有很高的道德、讲究礼仪的国度。

例句

传说中的君子国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。

详细释义

1.

古代传说中的邦国。其国风俗淳朴,好让不争。

君子国在其北。衣冠带剑,食兽,使二大虎在旁。其人好让不争。

《山海经·海外东经》

唐敖因素闻君子国好让不争,想来必是礼乐之邦,所以约了多九公上岸,要去瞻仰。

《镜花缘》第十回

1后常以讽刺外君子而内小人的国家。

应该怎样来对付这些君子国的先生们呢?

毛泽东·《将革命进行到底》

2.

汉唐时指朝鲜、日本一带为“君子国”。

〔东夷〕天性柔顺,易以道御,至有君子、不死之国焉。

《后汉书·东夷传序》

〔兴光〕子承庆袭王,诏璹曰:“新罗号君子国,知《诗》、《书》。”

《新唐书·东夷传·新罗》

是有君子国,挂剑知儒风。

清·黄遵宪·《送肉户公使之燕京》诗

推荐
© 2025 冉波知识网